自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临储玉米去库存化较为顺利,已经从高位的2.77亿吨库存量实现了大幅去化,2017年成交约5800万吨,2018年成交突破1亿吨。由于2018年拍卖超量,2019年非洲猪瘟影响饲料需求,2019年临储玉米下降至2200万吨左右。2019年10月17日,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正式谢幕。据统计,累计拍卖周期为21周,累计成交仅2191万吨,其中2014年产玉米成交378.5万吨,成交占比17%;2015年产玉米成交1812.5万吨,成交占比83%。分地区看,黑龙江省成交总量1091.4万吨,成交占比50%;吉林省成交总量652.3万吨,成交占比30%;内蒙古自治区成交总量362.8万吨,成交占比17%;辽宁省成交总量84.5万吨,成交占比3%。截止2019年度库存剩余量为5755万吨,几乎全部为2015年产玉米,分省分布来看,黑龙江省剩余量最大,约有2785万吨,吉林1225万吨,内蒙古867万吨,辽宁343万吨。 2020年临储玉米拍卖启动时间相对往年较晚,但结束时间也相对偏早,自 5 月 28 日开始,截至 9 月 3 日结束,共进行十五轮,总投放量 5995.66 万吨,成交 5684.41 万吨,成交率 94.81%。玉米市场现货价格已经远高于临储玉米拍卖底价,拍卖市场火热,前5轮拍卖接近全部成交且普遍有较大溢价,总成交接近2000万吨。其后的拍卖继续延续高成交高溢价特征,在粮源全部转换为2016年和2018年产的临储玉米,且拍卖底价大幅上调,最后两轮拍卖出现大面积流拍现象。随着2020今年最后一次一次性储备玉米拍卖结束,国内临储玉米库存也已经全部消化完毕。 进入2021年玉米价格处于持续上升状态,为了填补供需缺口,给高位玉米价格降温,政策再次出手。2021年政策性玉米拍卖启动时间相对往年较早,自 1 月 8 日开始,且拍卖频次较高,拍卖区域较广,呈常态化进行。随着9月份新季玉米陆续收获,中储粮的投放总量大幅度下滑,为新玉米上市做铺垫。截至12月31日中储粮累计投放量 6983841吨,成交3207058吨;购销双向竞价累计交易量2808390吨,成交1049106吨;另外,自6月11日起中储粮还不断投放进口玉米进行拍卖,品种为乌克兰非转基因玉米和美国转基因玉米,截至12月31日累计投放量5614733吨,成交2191429吨。 在养殖业的快速恢复和增至态势下,2022年的需求缺口仍存在,预计政策性玉米拍卖还将继续进行,并且大规模的进口玉米后续大概率继续投放于市场。 | |
声明:饲料行业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,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,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。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。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! | |
(作者:小米) 文章来源:饲料行业信息网 |